学院概况
学院简介


一、学院简介

人工智能学院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、育人为本和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,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科学和关键技术,坚持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产业深度融合、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互补,探索产业链、创新链、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,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。学院现开设有嵌入式技术应用、物联网应用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、大数据技术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以及数字媒体技术六个专业。

458F1

学院有一支具有信息行业实际工作经验、能主动适应信息化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的教学创新团队,配备实训室17间设备千余套,与200余家企业合作开展招聘、培养、就业“三位一体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

学院构建了"岗课赛证多元融通"的智慧育人生态体系,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人才培养全流程闭环管理。该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:教学管理模块(知识评估系统、云考试平台、教学督导系统)、实践培养模块(产教项目系统、技能实验平台、师资培训平台)和就业服务模块(AI人才需求采集平台、就业追踪系统)。借助可视化监管技术,实现了从课堂教学、实训实践到就业上岗的全链路数据追踪,其中AI人才需求平台能动态分析就业市场变化,智能匹配岗位需求与毕业生能力,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4%左右,对口就业率稳定在80%以上。

二、专业介绍

1、嵌入式技术应用 (云南省高职院校首批开设)

专业代码:510210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、嵌入式硬件设计、嵌入式系统测试、嵌入式技术支持等岗位(群),能够从事嵌入式硬件设计、底层驱动开发、应用程序开发、硬件及软件测试、技术支持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
就业方向:本专业就业方向广阔,毕业生可在消费电子(如智能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系统)、工业自动化(如智能工厂、工业机器人)、医疗健康(如医疗检测设备、手术机器人)、通信技术(如5G基站、物联网终端等)、智能交通(如新能源汽车、自动驾驶)以及新兴技术(如边缘计算、无人机控制)等领域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工作。就业岗位涵盖嵌入式软硬件开发工程师、系统集成工程师、测试维护工程师等,主要任职于科技企业、制造厂商和科研院所等单位。随着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,嵌入式技术人才需求持续增长,职业发展前景良好。

2、物联网应用技术

专业代码:510102

培养目标:
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物联网安装调试员、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、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、计算机硬件工程技术人员、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能够从事物联网设备安装配置和调试、物联网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、物联网系统应用开发、物联网项目规划和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
就业方向:

本专业学生可在智慧医疗、智能制造、智慧城市、智能可穿戴等物联网工程领域及相关应用产业、企事业单位、科研机构等从事产品研发或研发辅助、项目规划、数据平台管理、系统集成设计、系统操作安装维护、质量管理、产品测试、技术支持、市场营销等工作。

3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(云南省高职院校首批开设)

专业代码:510209

培养目标:
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、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,能够从事数据采集与处理、算法模型训练与测试、人工智能应用开发、人工智能系统集成与运维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
就业方向:

本专业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学生可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领域,担任AI训练师、数据标注工程师;在智能软件开发领域,从事机器学习算法开发、计算机视觉应用开发;在系统集成运维领域,担任AI系统部署工程师、智能设备调试员等,典型岗位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、机器学习工程师、智能系统运维工程师等,主要就职于互联网企业、软件开发公司、智能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等单位。随着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推进,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较大。

4、大数据技术

专业代码:510205

培养目标:

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、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行业的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、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、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能够从事大数据实施与运维、数据采集与处理、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、大数据平台管理、大数据技术服务、大数据产品运营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
就业方向:本专业主要面向互联网、电商、金融、制造等行业,从事大数据平台搭建与运维、数据采集与清洗、数据分析与挖掘、数据可视化及商业智能应用等工作。典型岗位包括大数据开发工程师、数据分析师、数据产品经理等。

5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

专业代码:510208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、文化艺术等行业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引擎应用、建模和动画、界面交互、软硬件系统搭建等技术领域,能够从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项目的设计、制作、调试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
就业方向:

本专业可以在多个领域就业,在技术开发方向,可从事VR/AR软件编程、交互功能设计及Unity/Unreal引擎应用开发;在内容创作领域,可担任3D建模师、VR特效师或UI设计师,负责虚拟场景构建与视觉设计;系统集成方向涵盖软硬件平台搭建、设备运维及全景影像处理等岗位;此外还可参与产品策划与项目管理。就业行业覆盖信息技术服务、文化传媒、教育医疗及智能制造等领域。

6、数字媒体技术

专业代码:510204

培养目标: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承技能文明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、数字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,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,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,面向数字内容服务、影视节目制作等行业的视觉传达设计员、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员、全媒体运营师等职业,能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、界面与交互设计、数字文创产品设计、音视频编辑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。

就业方向:

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数字内容创作与传播领域:可从事视觉传达设计、UI/UX界面与交互设计、数字文创产品开发等创意设计工作;在影视传媒行业担任视频剪辑师、特效合成师或新媒体内容制作人;亦可投身互联网领域成为全媒体运营师,负责短视频策划、数字营销及多平台内容运营。此外,还能在游戏动漫、广告会展、教育出版等行业从事三维动画制作、动态图形设计及数字出版等工作,就业面覆盖文化创意产业全链条。






招生咨询电话:0871-65225127    0871-65213301

学院地址:富民校区(昆明市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)
蓝龙潭校区(昆明市盘龙区兰黑路13号)

CopyRight © 2016 云南水利水电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滇ICP备18001177号-1     邮政编码:650499     滇公网安备 53012402000124号